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作為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先手棋”,中央八項規(guī)定一子落地、作風建設滿盤皆活,我們黨以作風建設新成效贏得人民群眾信任擁護。誠心誠意為民解憂,盡心盡力為民謀福,專心專注為民辦事。廣大黨員干部用實干推動發(fā)展、以真心服務民生,真正讓黨員想的就是群眾盼的,干部干的就是群眾贊的。
共產(chǎn)黨人干事業(yè)、創(chuàng)政績,為的是造福人民。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簡單來說就是為群眾辦了多少好事實事難事。心系群眾、情系百姓,體現(xiàn)在作風建設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在辦好人民群眾關心的一件件小事、一樁樁實事上,更是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強化作風建設應深刻把握“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堅持眼睛向下看、身體向下彎、腳步向下邁,深入基層一線,摸準摸清群眾關心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注重從群眾急難愁盼中找準工作發(fā)力點和突破口。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地做好群眾工作,多一些換位思考和將心比心,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在做好每一件民生小事中,讓干群關系不斷升溫。
作風建設只有開門抓教育,群眾當“考官”,才能確保真實有效。作風建設好不好,群眾說了算。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各地堅持開門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摸清群眾急難愁盼,有針對性地研究解決,讓群眾可感可及。群眾出題、群眾監(jiān)考、群眾閱卷,方能確保交出群眾滿意的“高分卷”。問題查得實不實、整改得好不好,群眾看得最清楚,評判作風建設成效要請群眾打分、看群眾態(tài)度。必須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統(tǒng)籌好“當下改”與“長久立”,建立常態(tài)長效機制,每個環(huán)節(jié)、每項工作都要讓群眾來當“考官”,持之以恒補短板、固底板。緊緊依靠群眾推進作風建設,凝聚起強大共識與力量,攻堅克難,行穩(wěn)致遠。
在擔當作為中下真功,在服務群眾中見實效。黨的作風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執(zhí)政根基。“人再多、官再大,規(guī)定照樣管得妥”。中央八項規(guī)定順應黨心民意,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鞏固了黨長期執(zhí)政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強化作風建設應該主動把個人、工作、職責擺進去,弄清基層期盼什么、群眾想要什么、發(fā)展需要什么,確保問題找準、根源挖深、對策提實。抓作風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必須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積極回應群眾期盼,著眼解決歪風積弊,以釘釘子精神常抓不懈、久久為功。通過傾聽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jiān)督、回應群眾期待,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擁護。(作者:宋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