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清風拂綠壯鄉(xiāng)校園,誠信之雨潤育八桂新苗。在第34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期間,廣西稅務部門以“知識播種、實踐探索、稅校協(xié)同”為主線,通過“啟蒙-踐行-傳承”遞進式育人鏈條,讓依法納稅的種子在八桂學子心中生根發(fā)芽,為培育新時代稅收法治棟梁夯實根基。
扶綏縣稅務局走進校園開展稅收宣傳活動,引導學生們認識稅收,培養(yǎng)誠信納稅意識 (廣西稅務局供圖)。
知識播種,點亮稅收啟蒙之光
廣西稅務部門推動“稅法課堂”與壯鄉(xiāng)文化深度交融,通過民俗活動普法、趣味游戲互動、稅收作品征集等特色活動,讓稅法宣傳既有傳承文化的“底氣”,又充滿青春洋溢的“朝氣”,稅收法治的智慧星火點亮了少年成長的啟蒙之光。
伴著清脆的竹竿敲擊聲,一群身著藍色制服的稅務干部和穿著民族服飾的同學們手拉手跳起了歡快的竹竿舞。來賓市興賓區(qū)稅務局將普法課堂搬到了操場,稅務干部化身“稅法講解員”,穿梭在竹竿間提問:“我是國家大管家,收錢不為自家花,修路建校全靠它,猜猜我是誰?”引得同學們爭相搶答。這種“歌舞+互動”的普法新形式,讓枯燥的稅法知識瞬間“活”了起來。
在桂林市灌陽縣第二高級中學操場上,鼓點鏗鏘,龍騰獅躍,稅務干部手舉“有你有我稅收同行”的繡球,與同學們扮演的舞龍舞獅團隊積極互動,將稅法宣傳融入民俗表演中,讓少年們在歡笑聲中領悟“稅收連著你我他”的深意。
北海市合浦縣稅務局前往漢代文化博物館開展“稅史探秘”研學活動,學生們化身“稅史偵探”,在漢代市集布景中體驗《魚鱗圖冊》拓印、稅幣拼圖冒險,穿梭古今解鎖稅收密碼。
百色市田東縣稅務局通過故事、游戲、拆漢字等形式,為城東小學四年級三班上了一堂生動易懂的稅法課。班主任說:“今天的稅收小課堂趣味十足,小朋友們聽得很認真,有些同學還表示長大后一定要做守法納稅人。”
在玉林、河池、賀州等地,稅務部門以“普法+藝術”形式推出主題書畫大賽、稅收創(chuàng)意剪紙、民族團結詩朗誦等多項趣味活動。孩子們用畫筆勾勒“稅惠民生”圖景,用剪刀裁出“減稅降費”窗花,用詩歌吟誦“民族團結”稅情,讓稅法知識在翰墨飄香中浸潤童心,在非遺傳承中播種法治理念。
廣西稅務局在南寧舉辦“稅收·法治·公平”稅企座談會 (廣西稅務局供圖)。
實踐探索,培育稅收法治理念
廣西稅務部門以“體驗式普法”為突破口,打造“沉浸式課堂”與“場景化實踐”相結合的育人模式,讓抽象的法治理念化作可感可知的生動實踐,真正實現從“被動接受”到“主動認知”的轉變,讓依法納稅的種子在青春心田自然萌發(fā)。
柳城縣稅務局創(chuàng)新開展沉浸式稅法體驗課,138名小學生化身“小小創(chuàng)業(yè)者”,模擬從注冊公司到完成納稅申報的全流程,讓稅法教育從說教變?yōu)閷嵺`,實現了普法教育的“雙向奔赴”。活動中,抽象的稅收知識化作“彩虹稅率表”“漫畫稅法”等生動形式,實時稅收可視化大屏更讓同學們直觀看到稅款轉化為城市萬家燈火絢爛瞬間,讓孩子們驚嘆:“原來稅收魔法就在身邊。”
南寧經開區(qū)稅務局探索“實踐育人”新模式,聯(lián)合廣西民族大學為200余名財稅專業(yè)師生開展沉浸式職業(yè)體驗活動。通過創(chuàng)設“稅費服務體驗師”崗位,讓學生們體驗導稅咨詢、申報審核的全流程;精心設計“風險防控沙盤推演”,模擬虛開發(fā)票識別、納稅評估等真實場景。這種“角色扮演+情景演練”的實踐教學,既破解了傳統(tǒng)稅法課堂“重理論輕實操”的痛點,又為培養(yǎng)“上崗即上手”的應用型財稅人才提供了鮮活樣本。
河池市環(huán)江縣稅務局創(chuàng)新打造“角色體驗+游戲激勵”實踐課堂,組織第五小學學生開展“小小稅收體驗官”主題活動。在“模擬辦稅廳”里,學生們分組扮演納稅人和稅務人員,通過情景劇形式體驗發(fā)票開具、納稅申報等流程?;顒觿?chuàng)新設置“稅收能量收集站”積分機制,完成辦稅任務可獲得特色貼紙,集滿貼紙者可榮獲“稅收宣傳小衛(wèi)士”勛章。這種寓教于樂的實踐模式成效顯著,參與學生不僅能清晰講解納稅流程,更主動化身“小小稅法宣傳員”向周邊商戶普及發(fā)票知識。
防城港市稅務局邀請職校學生走進辦稅廳,在智能辦稅終端實操中感受“非接觸式”服務的高效便捷。百色市稅務局構建“感知接觸-理解內化-踐行強化”教育生態(tài)鏈,組織30名中學生化身導稅員實操電子稅務局,幫助學生精準掌握辦稅要點,4名“紅領巾小稅官”全流程服務納稅人20人次。
稅校協(xié)同,構建長效培育機制
聚焦青少年成長全周期,廣西稅務部門探索實踐“1+N” 稅校共建模式,推動法治教育從“碎片化”向“體系化”躍升,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青少年稅收法治教育新格局。
港口區(qū)稅務局邀防城港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師生“沉浸式”體驗稅收 (廣西稅務局供圖)。
柳州市稅務局聚力打造以柳邕一小為中心、多校聯(lián)動的稅宣矩陣,已建成“青少年稅收法治宣傳教育基地”8個、“稅收普法教育實踐站”2個。其中,柳州市柳邕路第一小學作為廣西首個少年稅校,與柳南區(qū)稅務局攜手35年深耕青少年稅法教育,通過基地建設、開發(fā)特色教材、“稅收大篷車”“快板說稅”等多樣化活動,培育出以甘慶華為首的400名“稅法小小宣傳員”。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稅務局攜手中國稅務出版社深入柳州市柳邕路第一小學校園,開展贈送《我的稅收第一課》讀本、師生同上“稅收第一課”、稅法知識問答及特色節(jié)目展演等活動,讓稅法知識真正進教材、進課堂。
中馬欽州產業(yè)園區(qū)稅務局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構建“階梯式”青少年普法教育體系:為中小學生開設“稅收與法治”基礎課程,幫助其建立基礎的稅收法治觀念;為大學生群體定制“創(chuàng)業(yè)稅收錦囊”專題培訓,助力規(guī)劃創(chuàng)業(yè)之路;針對外籍學生需求,開展中英雙語個稅政策宣講活動,目前已覆蓋外籍留學生20余人次,實現了普法教育的全覆蓋與精準化。
河池市稅務局以“陣地前移、資源下沉”為突破口,構建“一陣地+多點位”稅宣教育格局。依托當地劉三姐文化、絲綢文化等特色,建成稅收教育宣傳主陣地。基地以“稅賦春秋”“紅色稅史”“發(fā)展新篇”三大板塊為特色,串聯(lián)起從秦漢“田賦制”到現代稅收的千年嬗變,讓“為國聚財為民收稅”的誠摯初心緊跟高質量發(fā)展的步伐。同時分點發(fā)力,聯(lián)合宜州區(qū)第一小學共建全市首個“青少年稅收普法教育基地”,形成“稅務+學校”聯(lián)動機制,推動稅收宣傳與法治教育深度融合。
此外,廣西各地稅務部門多元化實踐青少年法治教育長效培育機制。在賀州,八步區(qū)稅務局以“1個青年普法志愿服務隊+N項特色活動”為抓手,開展普法活動30余次,捐贈涉稅圖書800余本,通過互動課堂和愛心捐贈深化青少年稅法認知。在貴港,平南縣稅務局構建“黨員先鋒隊+小小稅法宣傳員”雙帶動機制,推出季度沉浸式稅法課,形成“課堂研學+社會實踐”長效普法機制。在崇左,江州區(qū)稅務局攜手廣西城市職業(yè)大學共建稅費服務站,打造“雙軌育人”模式,實現稅收教育與職業(yè)發(fā)展深度融合,為培養(yǎng)財稅專業(yè)人才注入新動能。
從桂北山區(qū)到沿海園區(qū),從小學課堂到高校校園,經過多年探索,廣西各地稅務部門因地制宜、因需施策,已形成“基地建設標準化、課程體系階梯化、實踐活動特色化”的青少年稅收普法教育新模式。八桂大地正以“潤物有聲”的實踐智慧,鋪展“教育一個孩子、帶動千家萬戶、涵養(yǎng)社會清風”的法治長卷。(廣西稅務局 覃月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