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也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陣地。對于基層黨員干部而言,投身基層,就是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yè)之中。在這片充滿機遇與挑戰(zhàn)的“基層山海”里,廣大黨員干部大有可為,當揮灑青春、奮斗不息,在扎根基層、奉獻基層、建功基層中“春山放歌”,上交人民滿意的高分答卷。
賞“春筍破土”,步步登高攀登“理論之山”。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面對復雜多變的基層工作,廣大黨員干部要筑牢“思想堤壩”,持續(xù)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為服務基層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一方面,要通過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帶著思考學、帶著責任學、帶著問題學,一條一條地讀、一句一句地思、一字一字地悟,切實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要牢記黨的根本宗旨,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時時不忘“我是誰”,事事叩問“為了誰”,處處弄懂“依靠誰”,把人民群眾的“呼聲”作為工作的“第一信號”,在服務基層的道路上方向不偏、步子不亂,始終與人民站在一起。
看“春牛舐犢”,招招給力攀登“智慧之山”。當前,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快速發(fā)展,給社會帶來深刻變革,基層治理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唯有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方能把握機遇、應對挑戰(zhàn),開創(chuàng)基層治理新天地。作為黨員干部,要增強學習主動性和工作前瞻性。一方面,要深入學習借鑒先進地區(qū)的基層治理成功經驗,掌握其精髓要義,熟練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并積極向群眾取經,以“好經驗、金點子”助力基層治理。另一方面,要爭做“觸網式”干部,學網、懂網、用網,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學會運用網絡收集民意、反饋意見,通過網絡打造“掌上政務”,提升辦事效能,以“基層善治”賦能“中國之治”。
品“春韭醇香”,事事關切攀登“為民之山”。社情民意不是辦公桌上的材料,也不是“指尖”上的上傳下達,而是聲音里的訴求、眼神里的盼望、表情里的憂樂,唯有身入基層、心到基層,方能掌握最真實的民生百態(tài)。廣大黨員干部身處基層、更要深入基層,要邁開“調研腳步”,走到群眾中間。一方面,要“身入”基層,定期深入村莊、社區(qū)、企業(y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在零距離接觸中傾聽他們的心聲,讀懂“碎碎念”里的“話外之音”。另一方面,更要“心到”基層,善于觀察群眾的生活細節(jié),從他們的衣食住行中發(fā)現問題。從村民灌溉用水的難題,到社區(qū)孤寡老人的照料,從企業(yè)營商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到鄉(xiāng)村文化生活的豐富,每一個細微之處,都可能關乎群眾的切身利益,要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和思考,洞悉問題背后的癥結,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在“跟蹤問效、逐個擊破”中將群眾“愁容”變“笑容”。
(作者:陳麗娜,浙江省蘭溪市香溪鎮(zhèn)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