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個熠熠生輝的名字,如一盞盞燈、一簇簇火、一顆顆星,匯聚成星河,照亮前進的路。“七一勛章”獲得者們猶如一顆顆最閃亮的“星”,他們身上的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值得我們一路追尋、一路向前。
追尋信仰之光,在堅定信念中領航。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從當年冒著槍林彈雨6次橫渡長江運送3批解放軍成功登岸、如今坐著輪椅的馬毛姐,到有著80多年黨齡、穿了一輩子軍裝、矢志堅守初心的郭瑞祥老人,再到懷著“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豪情的“當代愚公”黃大發(fā),他們都在用各自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堅定信念,點亮信念之光。追尋信仰之光,要把堅定理想信念融入精神血脈,既深“學”,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又深“思”,把學習成果轉(zhuǎn)化為提升黨性修養(yǎng)、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營養(yǎng),還“深”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從歷史現(xiàn)實邏輯中找準前進方向。
追尋為民之光,在踐行宗旨中守護。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無論是“草鞋書記”周永開,還是懷揣著讓“全國人民穿好衣”夢想的黃寶妹,還是被稱為“活雷鋒”的王蘭花,他們都是為民初心的守護者、踐行者,都在用各自的勤勉務實詮釋著“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追尋為民之光,必須心里裝著人民,工作為了人民。始終牢記民生是“最大方向”,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涵養(yǎng)“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為民境界。始終牢記民眾是“最大依靠”,把人民作為最大“靠山”和堅強“后盾”,不斷增強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堅定性,深刻認識權力來自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始終牢記民意是“最大評判”,堅持把群眾滿意作為評價各項工作的第一標準,多深入村屯、接觸群眾,用心用情為民辦事解難。
追尋奮斗之光,在拼搏奉獻中標注。事業(yè)的進步與發(fā)展離不開艱苦奮斗、拼搏奉獻。“七一勛章”里有奮斗的模樣。有“石灰錘”之稱的石光銀,多少年如一日鎖黃沙、拔窮根,終于讓舊時的“千年沙漠”變成今天的綠野,真正把沙窩窩變成金餑餑。有“好曼巴”之稱的80多歲高齡帶著心臟起搏器的吳天一,依然堅守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上忙科研。征途漫漫,惟有奮斗。追尋奮斗之光,就是要拼搏奉獻、知重負重。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增強擔當?shù)谋绢I,發(fā)揚釘釘子精神,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拿出甩開膀子的干勁、逢山開路的闖勁、勇毅篤行的拼勁,攻堅克難、奮勇向前。
追尋律己之光,在廉潔奉公中傳承。堅信修身立德、加強慎獨內(nèi)省,才能錘煉過硬作風。廉潔奉公,體現(xiàn)在卓嘎“家是玉麥、國是中國”里,踐行在李宏塔“革命傳統(tǒng)代代傳”的艱苦樸素、清正廉潔里,彰顯在“七一勛章”獲得者們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行動里。追尋律己之光,應當將其廉潔奉公的品質(zhì)傳承好、發(fā)揚好,保持一顆平常心,時常反思自己的言行,總結(jié)自己的失誤。要時刻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加強自我約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穩(wěn)得住心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誡、行有所止。
“螢火匯成星河,匯聚成燭照民族的光芒。”每一名“七一勛章”獲得者,都不是一個被孤立的個體,都代表著高尚品質(zhì)和崇高精神。他們仿若一顆顆最閃亮的“星”,以各自的領域為軌道,用不約而同的選擇與堅守,發(fā)光發(fā)熱。不僅做好了自己,更影響感染了更多的人,用這樣的方式愛黨報國、不負人民。(作者:林奧)